宁愿《西游记》不成功的杨洁,沦为赚钱工具的白龙马,谁之悲哀?

更新日期:2022-06-29 15:07:22阅读:114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86版《西游记》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的古装神话剧,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徐少华,迟重瑞等主演。86版《西游记》一经播放,万众瞩目,万人空巷,成为经典。作为一部被反

86版《西游记》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的古装神话剧,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徐少华,迟重瑞等主演。

86版《西游记》一经播放,万众瞩目,万人空巷,成为经典。

作为一部被反复回味,反复提及的电视经典作品,86版《西游记》创下许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纪录,堪称一个时代的荣耀。

杨洁导演是最大的功臣。这六年,一路走来,杨洁导演付出的心血和艰辛,可谓九九八十一难。

从最初坚持实景拍摄,选景,取景,跋山涉水,选出适合拍摄的地点,对剧中的人物形象,猴子,猪,还是妖魔鬼怪,都依靠塑形,怎样才能塑造好角色,成了重中之重。剧中神话需要特技展示,当时根本不知道“威亚”是何物,只好用土办法解决……

这一个个问题,都是杨洁克服的。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且多次遇到险境,幸亏上苍保佑,每一次都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彼时杨洁已经五十多岁,这六年,对杨洁来说,真是“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呀。

86版《西游记》播出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引起巨大的轰动,甚至走出国门,霸占荧屏30年之久,创造了89.4%的收视神话,至今仍然是寒暑假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

我宁愿《西游记》不成功。

可是,多年后,杨洁接受采访,提起《西游记》,说了这样一句话,《西游记》是我心中永远的一个结,一个痛,十年里我没看过它,看见它,我就换台。我甚至宁愿《西游记》没有这样成功。

对导演而言,自己拍摄的一部作品,能够成功,能得到大众的认可,30多年依旧经久不衰,该是多大的荣光和骄傲呀?

可是,杨洁导演却说《西游记》是她心中的一个结,一个痛,甚至恨不得不成功,这是要有多寒心,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让杨洁寒心的,是剧中的师徒四人。导火索,是去新加坡的商演。

《西游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甚至传到海外。新加坡对《西游记》的反响特别热烈,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剧组的作曲许镜清,提出想请剧组的演员,来新加坡演出。

许镜清很高兴,马上告诉杨洁,杨洁迅速上报给领导,央视领导同意了。

于是,杨洁开始为这次巡演做准备,要出国演出,节目必须要提高,才能代表国家,代表西游剧组。

杨洁组建了一个十多个人的“出国演出组”。开始排练节目。

可当时已经大火的六小龄童,马德华和闫怀礼等人已经开始走穴,根本没时间排练节目。三人同时请假,排练剧目只能暂停。

可有一天,有人告诉杨洁,师徒四人在山东走穴,杨洁还不相信,迟重瑞在家呀,怎么可能?后来看到海报,才知道,原来真是师徒四人,只不过唐僧换成了徐少华。

他们回来后,杨洁就这件事情批评了他们说他们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也许从这件事情开始,导演和演员们之间有了隔阂和裂痕。

师徒几人说出“杨洁去我们就不去”这样的话,以前门庭若市的杨洁家,也冷冷清清,杨洁心灰意冷,拒绝了去新加坡的邀请,许镜清也受牵连,没有前往。

在回忆录中,杨洁说,当《西游记》热播时,我被一脚踢出了局。

被当做赚钱工具的白马。

其实,《西游记》中并非师徒四人,而是“师徒五人”,除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还有小龙马。

饰演小白龙的王伯昭,因为这部剧一炮走红,被大家熟记。在他的整个艺术生涯中,小白龙是他饰演的最小配角,却成为最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角色,这是他未料想到的。

可是,真正的白龙马呢?

之前剧组并没有马,每到一处,就在当地找马。可是,这样很麻烦,要么找不到白马,要么根本找不到马,而且每次找的马,形体状态根本不一致,这就让杨洁萌生了养一匹马的念头。

在内蒙古锡林浩特拍摄的时候,杨洁看中了一匹白马,高高大大,漂亮温顺。杨洁问是否能借或者卖?马场的人告诉她,这是军马,按规定不能买卖,如果需要,他们可以找领导申请,为他除掉军籍。

杨洁回来后,给领导打了买白马的报告,很快就批准了,那边马场的人也给这匹马除了军籍。

杨洁花了800元,买下了这匹白马,剧组的“第四个徒弟”正式进组。

从此,这匹白马,跟着剧组辗转南北,跋山涉水,在朝夕相处中,白马和剧组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拍戏也很默契。好几次出生入死,白马苏州踏空差点掉水沟里,九寨沟滑倒,掉入水中,幸亏有懂马的人及时赶到,才救了它一命。

这五年里,白马任劳任怨,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白龙马”形象。

戏拍完了,大家各奔东西,这匹马也离开了剧组,没人顾及到它,也没人知道它去了哪里。

后来,杨洁听说这匹马和西游剧组所有的道具一起,去了无锡。因为这匹马,无锡还弄了一个“卖点”,设立了一个“《西游记》白龙马”的牌子,游客出多少钱就可以和它合照,出多少钱就可以溜一圈,出多少钱就可以骑马……

这匹在西游剧组出生入死,立下功劳的白马,居然沦为了赚钱的工具。

再之后,杨洁拍《司马迁》时去无锡采景,再次想起了白马,她打听白马的下落,特意去看望。虽然负责人说白马“享受退休干部待遇”,但它也只是在一个山坡上的洞窟中,孤零零的无精打采。

1996年,杨洁拍摄《西施》,再次来到无锡,去看望白马,已经没有人知道它的踪迹。杨洁打听许久,才在一个马厩中找到了它。此时的白马年老力衰,矮小瘦弱,已经不复当年的身材挺拔。

马群开饭,身边都是身强力壮的马,它根本挤不过去,杨洁在一旁观察了许久,发现它一口吃食也得不到。

杨洁非常心酸,觉得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白马就撑不下去了。杨洁让管理员把它牵出来,和它合了一次影。杨洁心想,也许,这是和白马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第二年,这匹白马死了,没人伤心,没人关注,仿佛它未曾来过一样。没有人知道,它曾经为《西游记》剧组做过那么大的贡献。

对杨洁来说,86版《西游记》是她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她最主要的成就。她却因《西游记》寒了心,电视剧成功,演员大火,导演退居幕后,无人理睬。

对白马来说,86版《西游记》也是它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西游记》因为有它的存在而更丰盛,可惜,马走茶凉,戏拍完了,没人再关心它的去处。

宁愿《西游记》不成功的杨洁和沦为赚钱工具没有被善待的白马,到底是谁之悲哀?

西游记唐僧迟重瑞杨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