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替张彻编剧本不改一字,捧红狄龙姜大卫,李碧华为其写同人文

更新日期:2022-07-07 01:17:37播放:1381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7月3日,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离世,享年87岁。消息一出,满屏哀悼。他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金庸、黄霑、蔡澜齐名。倪匡撒手一走,四大才子仅蔡澜一人在世。网上众人哀叹:一个时代过去了,亦有人诟病:动不动

7月3日,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离世,享年87岁。

消息一出,满屏哀悼。

他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金庸、黄霑、蔡澜齐名。倪匡撒手一走,四大才子仅蔡澜一人在世。网上众人哀叹:一个时代过去了,亦有人诟病:动不动就一个时代过去了?

倪匡的科幻,琼瑶的言情,金庸古龙的武侠,是70后、80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中学时代,周末一路小跑到校门口的书店,花几毛钱租上一本卫斯理,曾是他们繁重课业之余尤为醉人的消遣时光。

随着倪匡的离世,仿佛承载着一代人青春的流行文化背景及其灵魂人物,已然从这个世界上退场了。怎不令人唏嘘感叹?

倪匡,这个名字是个传奇。

有人统计过,倪匡一生写了5000多万字,创作力旺盛的那几年,每天2万字不在话下。在还用纸笔写作的年代,堪称神速。

他脑袋里从不缺稀奇古怪的想法,下笔如有神,脑筋之灵活,想象之瑰丽,曾让蔡澜感慨:倪匡不是人,是外星人。

“外星人”倪匡用他的奇思妙想,构筑了一个瑰丽而奇异的幻想世界,许多人都曾坠入其中,在那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惊异不已,流连忘返。

倪匡生平最得意的两件事,被他写在一副对联里:“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

他为金庸代写《天龙八部》连载数月,金庸临走前交代,不许把角色写死,回来后却发现,倪匡故意把阿紫写瞎了,只因他不喜欢阿紫。

而倪匡开始写剧本,却是因为张彻的缘故。张彻与他一见如故,请他写剧本,倪匡说他只会写小说,不会写剧本。张彻轻描淡写,你就把剧本当作小说写呗。

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生写了300多个剧本。倪匡的速度令人乍舌, 3天完成一个剧本,写完后从来不改,并且他有个规矩,先收钱再动笔,按时交稿,从不拖延。

倪匡与张彻,一个做导演,一个做编剧,两人合作打造的武侠电影风靡香港,让张彻成了百万导演,捧红了李小龙、狄龙、姜大卫等大牌港星。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倪匡编剧的两部电影,一个是1970年的《报仇》,一个是1971年的《新独臂刀》。

两部电影均是由张彻导演,倪匡编剧,号称“香江双子星”的狄龙与姜大卫主演。

姜大卫正是凭借《报仇》,一举斩获了亚洲影帝的大奖。

这两部电影,沿用了同一个主题——报仇。

有兄弟情义打底,张彻电影里的暴力美学起初就被赋予了正当的意义,主角也因此散发出一种侠义的光芒,嫉恶如仇,与恶势力斗争到底。

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受限于技术条件与影像水平,如今看来不免觉得画质粗糙,但这并不妨碍其中内核精神的传达,因此不少影迷依然可以把老片子反复看,且看得津津有味。

他一往情深,白衣赴死——报仇,何尝不是一种深情?

京剧武生关玉楼惨死,弟弟关小楼远道而来,就是为了调查真相,为兄报仇。

一件立领黑西装,干净利落狠,姜大卫饰演的关小楼,有种少年英雄气概,化身为复仇使者,在与敌人的缠斗中,一次次奋力胜出。

国术馆长封开山,与关玉楼的妻子花正芬有染,是杀害关玉楼的关键人物,也是关小楼的第一个目标。

几番打斗与逼问,关小楼拿到了封开山的住址,与青梅竹马的花正芳久别重逢,并得到美人相助。

花正芳巧施美人计,两人配合默契,关小楼才得以突破严密的防范,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封开山的卧室,手刃仇人。

关小楼心思缜密,步步为营,行动迅速,于蛛丝马迹中理清了害死大哥的利益关系网。

封开山也只是一个棋子而已,而背后的主谋是大帅胡智虎,更有金志全等人参与其中。

时不时陷入对往昔兄弟情义的回忆,关小楼表面镇定自若,实则满腔悲愤,誓要为大哥报仇雪恨。

金志全主动示好,企图与关小楼合作扳倒大帅,而他只不过是利用关小楼,目的达成后反杀关小楼。

关小楼又怎会没料到这一点,尽管心知肚明,他还是准时出现,与其说他报仇心切,倒不如说他是一往情深地赴死。

于关小楼而言,报仇,又何尝不是一种深情到极致的表现?

他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一身白衣慷慨赴死,鲜血染透了衣襟,红与白的视觉冲击,令人动容。

彼时张彻已能娴熟驾驭平行剪辑的叙事手法,一条线是戏台上关玉楼演《界牌关》的罗通,勇猛作战,力尽而亡,一条线是关玉楼被封开山的人团团围住,奋力抗击,惨遭杀害。

开头上演的京戏里,已然暗示了人物的命运结局,这一命运不仅暗指了武生关玉楼,甚至延续到弟弟关小楼身上。

慢镜头的运用也是十分曼妙,加上配乐,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悲剧的结局,悲而不伤,慷慨悲壮,很有表现力度。

姜大卫一身黑衣的复仇形象,已成荧幕经典,终极大战换装一身白衣,更是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弦?难怪他能凭此片斩获亚洲影帝。

网友有一句评价说得好:哪有那样的少年,人比纸薄,锐如刀锋,一袭黑自暗夜的青石阶踢踏而来,他回过首,全世界都到抽了口凉气——我就是关小楼。

当年很多人为姜大卫的少年意气而倾倒,甚至磕CP的也大有人在,其中有一位女影迷,叫李碧华。

李碧华进电影院看了10多遍的《报仇》后,为关小楼写了一本“同人文”,后来被陈凯歌拍成了电影,就是荣获戛纳金棕榈的《霸王别姬》。

那些黑暗沉寂的日子里,蕴藏着最深沉的历练——《新独臂刀》

继《报仇》之后,1971年,紧接着出了《新独臂刀》。

同样是姜大卫与狄龙,同样是兄弟情深,同样是复仇主题。

但张彻与倪匡似乎在同一个套路里,放进去了新的东西,《新独臂刀》给人的观感更清新,画面表现更温馨,及至最终爆发出来的情感冲击也更有力。

《报仇》里重在侧面烘托的兄弟情谊,在《新独臂刀》里有了更多正面的直观展示,少年侠义伴随着某种温情,肝胆相照的情谊更能激发出少年英雄的斗志。

少侠雷力以“鸳鸯双刀”绝技驰名江湖,少年成名,一身傲气,却败在了有意陷害他的龙异之手里,自废右臂,退出江湖。

一家小饭馆里,多了一名小伙计,虽是独臂,却手脚麻利,倒酒端菜,一气呵成,旁人初见不屑,细看却能发觉,此人行云流水的动作里,怕是暗藏玄机。

独臂,又是一文不名的小伙计,这样的身份,自是受尽了欺负,他也不反抗,生生受着,只有隔壁铁匠的女儿巴蕉心疼他,建议他腰间别把刀,这样别人就不敢欺负他了。

这一天,饭馆里来了两个虎威山庄的大头目,看中了前来打酒的巴蕉,一番调戏后要巴蕉陪酒。

雷力上前阻拦,被两人打了个半死,本已逃跑的巴蕉因担心雷力而折回,自愿陪酒,只求放过雷力。

雷力追上前去意欲阻止,却发现自己依然做不到,一个拳头砸在台阶上,凹陷尽显。

此时,路过此地的封俊杰出手相助,打得两个流氓落荒而逃。

封俊杰丰神俊朗,英雄志气,让沉寂多年的雷力重获生机,巴蕉难得地从雷力脸上看到了笑容。

敏锐的封俊杰也早已从细节中发现,这位雷力是个身怀绝技的隐士,对他放下双刀的境界很是佩服,两人相约一起去太湖隐居务农。

当封俊杰收到龙异之的请帖,雷力劝阻未果,于是试图提醒他,龙异之三节棍的危险。

从白天等到黑夜,雷力没有等到他的至交好友策马归来,却等来了他遇害的消息。

悲愤交加之中,雷力拿起巴蕉送她的那把宝刀,单人匹马前往虎威山庄报仇。

一身白衣,双瞳充血,雷力血洗虎威山庄,一个又一个壮汉在他面前倒下。

他最终对阵的是龙异之。老奸巨猾的龙异之嘲弄他:“当年你鸳鸯刀驰名江湖之际,尚且败在我的棍下,如今你凭什么替他报仇?你是来陪他一起死,不是来替他报仇的。”

雷力道:“我…我就是要陪他一起死!”

龙异之低估了雷力在极度悲愤之下所爆发出来的不顾生死横扫一切的力量。当龙异之故技重施,欲用三节棍了结雷力时,电光石火间,雷力急中生智,平日里在厨房空中甩鸡蛋的一幕涌上心头,他借机一脚踢起了地上的两把刀,两道刀光跃入空中,又急速落下。

独臂又怎样呢?一手三刀,雷力将龙异之的右臂钉下,将他击毙在封俊杰的墓前。

雷力双手双刀时,尚不能敌龙异之,为何独臂又消沉多年,却能反败为胜?

这里不单单是为了戏剧效果,硬生生拼凑出一种不可能给观众看。这一编排,自有其内在逻辑。

原因有二。

一是,与封俊杰肝胆相照的情义,照亮了在黑暗中委顿多年的雷力。挚友的惨死,刺激出了他最强烈的斗志,激发出他身上蕴藏的最大潜能。

二是,高手善于从一切寻常事物中学习、领悟。即使他消沉多年,那些黑暗沉寂、任人欺凌的日子里,对雷力而言,反而是一种最为深沉的历练。

以前的雷力,少年出道,傲然不可一世,忽遭陷害,断去一臂,躲在小饭馆里当伙计,任人欺凌而隐忍不发。

人生的境遇大起大落了,在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境况里,雷力磨去了他少年得意的浮躁与骄横,但他还在耽于消沉,是封俊杰的出现,打破了他的消沉。

封俊杰的死,于私人情谊,对雷力是剧痛、是灾难,但于武道的突破而言,却是一个重大契机。

悲痛重燃了雷力凶猛的斗志,战斗激活了雷力在几年历练中悟到的东西,让他的刀法与领悟融会贯通了,他的刀法智慧瞬间突破,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所以他能以残缺之躯,胜了龙异之。

影片中的打斗场景很棒,数最后一场压轴最为精彩。虽说因拍摄技术的年代感而略显粗糙,但其想象力与动作的设计,如今看来依然惊艳。

一手三刀的精巧设计,这想象力,绝了。

那白衣染血的少年,一脸决绝地站在长桥的一端,一手挥剑,一臂袖管飘荡,削薄如刀,凌厉如刀。

此间少年,白衣似雪,凌厉如刀,雷力独臂刀的经典形象,就这样留在了电影荧幕里,也留在了观众的影像记忆里。

无论是《报仇》,还是《新独臂刀》,影片中少年英雄的忠肝义胆和生死相依的兄弟情谊是主线,这一主题贯穿在张彻的电影中,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甚为深远。

张彻的副导演、也是他的嫡传弟子吴宇森,受其电影的影响很深,后来的杜琪峰等导演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对于兄弟情义、英雄惜英雄、阳刚之气、暴力美学等浓墨重彩的渲染。

电影作品,会折射出创作者自我的一部分,创作者会投注自己重视的东西在其中。

这些电影中一再重复的主题,其实也折射出,他们老一辈文人之前的惺惺相惜与深情厚谊。

倪匡与古龙是莫逆之交,当年古龙英年早逝,倪匡伤心欲绝,在古龙的灵堂上泪奔,据说把古龙陪葬的洋酒喝掉了一大半。

2018年,金庸去世,倪匡接受采访时说:“金庸、黄霑、张彻、林燕妮、我,五个人,四个人去世了。只剩我一个了。很寂寞的,真的。我身体差到极点,百病丛生,举步维艰……”

4年后,倪匡也离开了,或许他跟昔日老友团聚了吧,又或许,他这个“外星人”,终于离开地球,回到了自己的外星球上。

#豆瓣高分电影观察#

姜大卫电影倪匡张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