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要有未雨绸缪的远见,再节俭,也不能省这“4种钱”

更新日期:2022-03-08 15:06:21播放:4031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有这么一句话:“钱,并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赚钱那么辛苦,所以一分钱都不能花,一直存着就好。钱拿在手上,如果不花,那我们就成为了守财奴,钱财也变得毫无意义。对于“钱”这个字,

有这么一句话:“钱,并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赚钱那么辛苦,所以一分钱都不能花,一直存着就好。

钱拿在手上,如果不花,那我们就成为了守财奴,钱财也变得毫无意义。

对于“钱”这个字,永远都让人“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钱财是万能的,它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99%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不是因为钱财没用,而是因为钱财不够。

恨,是因为赚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赚了钱,还得花出去,手中没有余钱的我们,就会忐忑不安,也会痛恨这个物质的世界。

其实,像“花钱”这件事,那是要讲“轻重缓急”的。

遇到必然要花钱的事儿,我们不能不花;遇到没必要花钱的事儿,我们一毛钱也没必要花;而遇到可有可无的事儿,那我们是否花钱,就看自己的意愿了。

对于50岁后的中年人来说,再节俭,也不能省这“4种钱”,不然会因小失大。

01

再节俭,也不能在“教育”上省钱。

对于孩子的教育,对于孩子读书的前途,我们要大力支持,而不能认为“花钱”没用。

说实话,在如今这个内卷到极致的社会,哪怕孩子读书出来,也未必能够赚到大钱,也未必能够找到好工作。这,很现实。

但是,如果我们不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那孩子只能越来越差。要知道,读书,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不读书,绝对会前途曲折。

曾经有一个《放羊娃》的故事。

父母没有读过书,放羊娃没有读过书,而孩子也没有读过书。到最后,他们这一家子的人就只能过着相似的生活,越活越没有人生价值。

这,便是前车之鉴。

要知道,教育,就是一场投资。无论失败与否,都是必然要大力支持的事儿。或许,你的支持,会让你的孩子走得更顺。

02

再节俭,也不能在“人情关系”上省钱。

前段时间,王先生回乡过年。当他遇到小侄子时,就顺手给了100元红包。可是,他忘了,别人给了他儿子200元红包。

就是为了省这100元的红包钱,王先生得罪了某些亲戚,让他的面子也拉不下来。

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别人请你吃了一顿500元的饭,那你未来也一定要请回别人。但是,这顿饭的价格,只能比500元高,而绝对不能比500元少。

对于这样的行为,有些人会认为这就是“攀比”以及“好面子”的做法。其实,这种理解是有失偏颇的。

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面,如果我们做不到“你来我往”,甚至不懂得“还人情债”,那我们终究很难搞好跟别人的人际关系。

无论是对待亲戚也好,还是对待外人也罢,我们都不能在“人情关系”上省钱。这,才是会做人的表现。

03

再节俭,也不能在“提升自我”这方面省钱。

当人五十岁后,还有没有必要再提升自己的能力呢?提升自己,那才是最物有所值的投资。

同行的王先生,45岁出来创业,不仅跟着时代走,还花大价钱去了解最前沿的事物。如今的他,虽然已经50岁了,可还是坚持着这样的习惯。

朋友就问他,你花那么多钱在“了解”新事物上,真的有价值吗?

王先生是这么说的,你赚了钱,不是为了让它当存款的,而是为了提升自我的能力的。唯有你的能力更强,你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王先生不断了解最前沿的事物,那他自然就能制定更好的赚钱策略。如此,他不就能够“以小赢大”了吗?

不论在什么时候,把钱投入到“提升自己”上,那我们终究会收获满满。这,才是钱财最好的归宿。

 

04

再节俭,也不能在“生活质量”上省钱。

有些人,虽然赚了很多钱,但他并不舍得吃好的食物,也不舍得穿高质量的衣服。那他们赚的钱,又有何意义呢?

尤其是一些守财奴,他们不容许自己多花一分钱。因此,他们宁可吃得一般,也不希望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有这么一个案例。

老李为了省中午和晚上的饭钱,而随便吃点快餐。一天下来,他也就省了10块钱。哪怕以一个月来算,也就省下来300元。

吃快餐一年后,老李三脂飙升,而且胃出了问题,直接花了好几万元看医生,做手术。如今,他还患了某些慢性病,不仅花钱,还一直吃药受苦。

为了一年省下3000元而亏了健康以及好几万元,这就是“因小失大”的典型例子。

对于“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我们永远都不能省钱,而是需要“富养”自己。

人到五十,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活不好,又何谈让家人活得幸福呢?让家庭幸福的前提,就是我们自己要活得安康。

所以说,有些钱,不能省。一旦省了,绝对会损失更多。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