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被吐槽:原定马伊琍出演,导演滕华涛用错的可不止是演员

更新日期:2023-03-06 14:10:21阅读:4836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1、滕华涛,是实打实的“导二代”。1972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是大导演滕文骥。滕文骥,人家可是老导演,1979年导演的个人电影处女作《生活的颤音》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及青年优秀创作奖。曾获得过蒙特利尔国

1、

滕华涛,是实打实的“导二代”。

1972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是大导演滕文骥。

滕文骥,人家可是老导演,1979年导演的个人电影处女作《生活的颤音》获得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及青年优秀创作奖。

曾获得过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后来更是拍出了《血色浪漫》。

再说滕华涛的妈妈翁路明,《霹雳贝贝》的导演,讲述了一个小孩子与外星人的故事,可以说是“国产科幻”鼻祖。

小时候,作为独子的滕华涛,父亲是想培养他做音乐家的。

每天滕华涛被按着练习弹钢琴。

叮叮咚咚的钢琴声陪伴滕华涛到了16岁,按照父亲的想法是想让滕华涛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

但是看着爸爸做导演,在剧组里面的工作状态,滕华涛很羡慕,也想做导演。

滕文骥特地打电话跟滕华涛谈话。

身为第四代导演,深知导演行业其中的苦与累,非常担心儿子的内向性格不合适团队沟通,也担心年轻人不了解行业辛苦,期待过高。

当时电影学院导演系并非每年都招本科生,滕华涛高考的1991年,招生指标是4名硕士。

曲线救国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录取了。

2、

当时,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师资力量空前强大。

王迪教授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电影学院,回国后创立了文学系,讲苏联电影。

崔子恩是双硕士。崔卫平讲中国电影史。戴锦华还在给本科生上课。

滕华涛从各位老师的课程中受益良多。

但他并没有打算只做编剧,而是一直在为当导演做准备。

他觉得,导演要有收拾剧本的能力,还要懂得怎么和编剧沟通。

这也为他以后的爆款影视剧《蜗居》,《双面胶》,《失恋33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大学毕业,顶着父亲光环的滕华涛非常苦恼。

那时,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摆脱父亲的光环,于是就想拍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1997年,在北影读大四的刘孜,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认识了滕华涛,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

刘孜, 12岁从贵州考入北京舞蹈学院,16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与徐静蕾、刘琳是同班同学。

随后,刘孜出演了滕华涛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危情时刻》。

胡军演刑警队长,张国立演劫匪,还在上大学的王千源演了刑警队的一个小队员。

两个人幸福甜蜜的谈着恋爱。

她做演员,滕华涛做导演,两人堪称娱乐圈的“模范情侣”。

1998年,19岁的高圆圆被滕华涛导演看中,邀请她拍摄电视剧《找不着北》。

高圆圆

因为高圆圆非科班出身,演技还相对稚嫩。

滕华涛就手把手带教她,当时两个人在剧组整天黏在一块。

19岁清纯甜美的高圆圆,很快就迷倒了27岁的滕华。

二人迅速的确定情侣关系了。

因为非常迷恋高圆圆,并放话说要动用一切资源捧红她。

被男友宠爱的高圆圆,自然也是无比幸福的,甚至幻想着和滕华涛结婚。

但是高圆圆不知道,滕华涛有女朋友,而且是刚刚热恋一年的女友。

而当时滕华涛既对高圆圆动了心。

但也不愿和刘孜分手,长期保持着脚踩两只船的状态。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圆圆撞见了滕华涛和刘孜在一起。

对于自己莫名其妙成了“小三”这件事,高圆圆接受不了。

于是和滕华涛提出了分手,这段恋情也就此结束。

而刘孜也和滕华涛分手了,但是分手归分手,联系肯定没断。

马伊琍因为和刘孜是闺蜜,滕华涛也成了马伊琍的男闺蜜。

要说,刘孜确实很够意思,当初马伊琍和文章在一起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刘孜。

觉得文章靠不住。为此还差点和马伊琍绝交。

但是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刘孜的判断是很准的。

3、

随着滕华涛的名气打响,渐渐地在导演圈站稳脚跟。

2000年,滕华涛的导演工作室和华谊签约。

但是签约华谊那几年,滕华涛并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

2007年,滕华涛拍摄了《心中有鬼》是一部惊悚类爱情电影,由华谊兄弟出品,黎明、刘若英、范冰冰等担纲主演。

这部电影投资4000万,可谓是大制作了,而且都是大咖演员。但是票房只有1300万。

如此惨淡的票房,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这次的惨败,也是给滕华涛上了重要的一课。

做一个好的故事,加上选好的演员,才是关键。

所以,从《双面胶》开始,滕华涛就非常的慎重了。

当时,有一个编剧的朋友,给滕华涛推荐了一个小说,是一个完成于网络的一个小说,名字叫做《双面胶》。

当天回家之后,滕华涛就把这个连载小说调出来看了一下,他是花了整整一个晚上,一直看到早晨四点多。

看完,滕华涛就找那个编剧朋友,要了作者的电话。

这个作者网名叫六六,也就是后面的编剧六六。

打通电话之后,六六并没有重视滕华涛,也不知道他拍过什么。

编剧六六

六六当时直接问滕华涛:“那你从我的小说里面看懂什么了?你就可以有这个信心说让我把这个东西交给你?”

滕华涛说,“我从《双面胶》这个小说里边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婆媳打架、婆媳斗争的这么一个小说,我看到的是一个它在写中国都市的一个变化。

这个变化包括了两代人之间不同观念的一些冲突,包括了南北文化的一些差异 ,也包括了一些年轻人该怎么生活这样的一个想法。”

因为那个时候国内某大卫视对此已有改编意向。

滕华涛进一步劝说:“给卫视等于把改编权卖了,怎么改是人家的事。但我要做的话,咱们随时保持沟通。”

六六那边沉默了一会说:

“那好吧,那我要不就相信你一次,相信你可能真的是对我的作品有所理解,那我就交给你吧。”  

于是滕华涛就获得了《双面胶》的版权。 

然后,滕华涛逐字逐句打磨剧本。

并且他脑海中早已勾勒出了《双面胶》中人物的基本形象和气质,他只想用“对的”,不想用“红的”。

有一天,他打开电视突然看到了电视剧《玉观音》(重播)。

正好看见海清 和佟大为在演对手戏。

于是第二天就让副导演去找海清了,男演员选择了涂岩松。

可是当时这两个演员根本没有名气,投资人看了都摇头。

最后还是华录百纳同意投资,扔给了滕华涛530万元制作费。

估计,当时谁也把这个当回事。

最终杀青后,没一个台肯播这部22集的电视剧。

最后2007年7月,上海电视台暑期档临时缺戏,想拿《双面胶》随便顶几天。

播出第二天,上海的收视率就从几个点冲到十几个点,第三天就开始有人围着买盗版。

于是,这部没有知名演员,不被看好的《双面胶》一下子火遍全国。

播出后便引发热议,引发了人们的共鸣,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两种文化的结合,处理好家庭关系是一门学问。

2008年,滕华涛又拍摄家庭情感剧《王贵与安娜》,合作的演员是海清、林永健。

《王贵与安娜》获得了第15届白玉兰最佳导演奖。

就像六六在这本书中所写道的那样:

“婚姻是一碗牛肉面。浮在上面的寥寥几片牛肉,不过是为了使寡面下咽而已。”

“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注意到其中细如发丝的微小眼神,你忽略了无心的过错,你放平了生活好像舞台剧的心态,只如喝茶般慢慢适应由浓烈到随和、由刺激到不经意的一缕微甜,你就会觉得幸福”

这两部作品的豆瓣评分都是8.0,可见观众的认可度有多高。

2009年,滕华涛迎来巅峰时刻。

这一年电视剧《蜗居》席卷荧屏,仅用4天便创下收视历史新高。

剧中涉及的房价飙升的话题更是引发讨论狂,强烈地引发了大众的共鸣,成为轰动一时的现象级大剧。

4、

2008年,马伊琍不顾周围人的反对,特别是好闺蜜刘孜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比自己小8岁的文章。

虽然,文章一直对媒体说,自己没有依靠马伊琍的资源,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如何如何的。

但是如果没有马伊琍,滕华涛都不知道文章是谁。

滕华涛可是马伊琍十几年的男闺蜜。

2011年,滕华涛把目光聚焦80后“裸婚”夫妻们的快乐和辛酸。

“裸婚”是80后的一种结婚方式,没房、没车、没钻戒、没婚纱、没婚礼,除办理结婚证,其他什么都可以不要。

于是拍摄《裸婚时代》时候,在马伊琍的推荐下选了文章,里面的女主角就是姚笛。

也就有了后面“周一见”的事情。

鲍鲸鲸在豆瓣上以日记的形式,每天一个故事,记录自己失恋。

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观看。

这个也引起了滕华涛的注意,然后滕华涛买了一本《失恋33天》的小说。

敏锐的滕华涛,立即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好故事。

而且还有失恋的共情,于是就决定拍成电影。

虽然滕华涛在电视圈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拍电影,而且是拍失恋的电影,还没有大明星,没有人看好,根本没人愿意投资。

那个时候,滕华涛每天要经受4,5轮的打击,投资人不好看,电影公司不看好,营销公司也不看好。

滕华涛曾经找过华谊兄弟这样的大公司。

但是大家都觉得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爱情故事都没有人看呢,谁会看失恋的故事呢?

后来,完美世界投了900万,这样才得以让这部电影拍摄完。

选择了文章出演王小贱, 文章推荐了他中戏的同学白百合。

正如文章说的,都是物美价廉,便宜又好用的演员。

马伊琍,陈羽凡,张嘉译,李晨,张歆艺,姚笛,都是滕华涛刷脸,免费过来客串的。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有好莱坞大片《猿球崛起》、《铁甲钢拳》、《惊天战神》的夹击下,电影上映第一天就获得了1950万的票房。

上映4天,票房就过亿,最终取得超过3.5亿的票房成绩,成为是华语电影史上的“神话”。

上演一场国产小片“逆袭”好莱坞大片的好戏。

这样一部小卡司、小制作、低成本的国产片可以成就如此出色的票房成绩,成为年度“现象级”作品。

包揽了2012年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故事片奖。

一下子,直接带火了文章和白百合。

然后,文章和马伊琍,白百合和陈羽凡,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滕华涛也凭借这部作品,成为电影界“性价比”最高的导演之一。

2012年,被称为是导演界的桃花小王子的滕华涛,终于结婚了。

新娘周圆圆是个舞蹈演员。

5

但是,接下来投资3亿的《上海堡垒》,让滕华涛遭遇了重创,票房仅仅是1.23亿。

豆瓣评分3.3分。

有网友评论称,“《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扇门,《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

还因为滕华涛说,用错了鹿晗,登上了热搜。

被鹿晗的粉丝骂,用完就甩锅。

后来,滕华涛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责任全是自己的:剧本是我参与的,演员是我挑的,角色是符合形象的,演戏是我通过的,是我指导的……

《上海堡垒》的失败,从源头来说,片子最大的问题还是创作问题。

原本已经对媒体放话,已经10年不再拍电视剧导演的滕华涛,又回来拍电视剧了。

心居》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滕肖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原著聚焦繁杂日常,道尽普通人为改变各自生活现状的不懈努力。

为了打好翻身仗的滕华涛,首选海清。

海清这个演员绝对是人能保戏的。

海清饰演冯晓琴,是一个外地女人嫁到上海。

海清的演技一直在线,没有表演痕迹,能在嬉笑怒骂中让人感受到角色的魅力,几场失去丈夫后的哭戏又自动令观众和角色共情。

每一个背井离乡到大城市打拼的人,都渴望城里的月光无差别地洒在普通人的身上、心上。

做外卖员吃盒饭的漫不经心,和童瑶 对峙的哭戏,都让给我们带来的依然是惊喜。

很多人也是冲着海清追的这部剧。

顾清俞这个角色原定是马伊琍。

马伊琍刚开始确实是要出演《心居》。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徐峥带着《爱情神话》的剧本找上来了,在《心居》和《爱情神话》之间,马伊琍最终选择了后者。

临开机的时候,滕华涛才选定童瑶出演顾清俞。

开播没多久,网上就有“”瑶接不住海清的戏”的讨论。

在顾磊去世的时候,海清和童瑶有一次对手戏。

“要不是你来说那些话,我能走吗?我能走吗?我能走吗?”

海清,将人物的情绪拿捏得非常到位。

但是童瑶,一下子就被碾压了,只是在木讷的念台词。

这应该是一段很丰富,很饱满,一层比一层深的一段对手戏。

第一,高高在上,心里一直瞧不起这个外地女人的童瑶应该没想到这个一直对自己低声下气的外地弟媳妇敢这样的指责自己,这个是出乎她意料的。

她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觉得自己被冒犯到了,就凭你,也敢这样和我说话

然后,递进到最直接的反应狡辩,指责海清管弟弟象管儿子。

第三是反思,她当时应该质疑了一下自己,是不是像海清说的是自己害死了弟弟。

这些情绪层次的递进童瑶都没有表演出来。

收官之际《心居》豆瓣开分只有5.5。

没想到滕华涛加海清再次合作竟然出现了如此低的评分,着实让大家失望了。

原著小说也是获过文学大奖的,故事基础还是很好的。

姑嫂矛盾是家庭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然而姑嫂问题被搬上大荧幕,观众们定然好奇心满满。

但是评分如此之低。

可不是用不错一个演员的问题了。

被网友吐槽最多的是,剧情拉胯,结局烂尾。

归根到底还是创作的问题。

有质感的故事在任何年代都是稀缺的。

做一个好的故事,加上选好的演员,才是关键。

资料参考:

《“曲线救国”的导演滕华涛,触碰了都市剧里最尖锐的话题》

《《蜗居》《双面胶》《裸婚》《王贵》都是源于我的阅读习惯》

——END——

我是 关注我,这里的瓜保熟。

【本文涉及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马伊琍海清当红女星滕华涛新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