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吗?但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心居)剧评

更新日期:2022-03-22 23:24:03播放:1807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刷完更新之后最大的感触是,这剧真的够闹心的。围绕“房子”展开的鸡飞狗跳、本地家庭和外来媳妇之间的“勾心斗角”、金钱、争吵、意外、死亡......尤其是在短短几集里这些信息量密集的被砸了过来,一瞬间的念头...

来着网友被和谐惹对《心居》的评论

刷完更新之后最大的感触是,这剧真的够闹心的。围绕“房子”展开的鸡飞狗跳、本地家庭和外来媳妇之间的“勾心斗角”、金钱、争吵、意外、死亡......尤其是在短短几集里这些信息量密集的被砸了过来,一瞬间的念头就是“心里堵得慌”。结果关上电视,回到现实,哭笑不得地发现自己也面对着买房、借钱、家庭关系维护这些鸡零狗碎却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才后知后觉的回味过来,这哪里是剧,分明就是你我的生活啊。看的是剧中人的故事,品的却是自己的人生,这或许就是一部影视作品最大的魅力了吧。

冯晓琴开篇的自述对每一个漂泊在外地的人来说都是字字扎心吧。租房的都是无根的浮萍,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房子不仅是脸面,更是刀刀见骨的里子;我承认我就是在这个瞬间决定要看这剧的,没有其他的原因,因为最近我也在筹划着买房子,她说的每一个字都说到我心坎里去了,租房的日子过得再好也觉得不是属于自己的,哪怕是借钱、哪怕是贷款,我也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能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恋家情结吧。我太懂冯晓琴那种近乎病态的买房执念了,并不是想摆脱公公或是怎么的,就只是单纯只是想跟老公、孩子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带着哭腔的爆发那段,真切地共鸣了。

最典型的写实片段还有顾家每周一次的家庭聚会,简直是现实的翻版复刻有没有!表面上大家都是和和气气、其乐融融、相亲相爱一家人,但饭桌上挑起的话题总会有意无意的攀比两句,这边姑姑说自己家准备换房子,那边大伯母就开始彰显自己儿子刚买的新房,房子还没到手便要带着一大家子去参观,留下的是尴尬到极点又不得不陪着笑的小辈们。这一段感觉就是我们家过年的缩影,想想都会尴尬到脚趾扣地的那种,看完后只能一声长叹,感慨编剧的洞察。

当然,好的编剧不仅仅会写故事,更重要的是会刻画人物,能把人性的那种复杂通过各种微妙的小细节体现出来,再加上一众实力派的精湛演技,看完之后对剧里每个人物都是又爱又恨。

最典型的就是冯晓琴这个角色了。孤身一人从外地嫁到上海,对着比自己还小的阿姐刻意逢迎,不惜拉下所有的脸面去借钱买房子,你可以说她身上有很强的功利性,但我认为那恰恰是最真实的一面。试问哪个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不想拼尽全力留在这个地方呢,冯晓琴就是这类人群极致的缩影,但她又没有那么扁平化,编剧赋予了这个人物很多的笔墨,海清的演技更是锦上添花,所以最后,冯晓琴活了起来。

也许她当初跟顾磊结婚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但这么多年的相处早已离不开彼此,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只有她还记得这一天才是顾磊的生日。她对顾磊要求苛刻,就差拿着鞭子在后边赶了,只是因为有期望,希望顾磊变得更好,希望这个家变得更好。她作为外人在顾家忙里忙外照顾着一大家子,但并不是逆来顺受,有时候也会发脾气发泄不满;她会耍小性子,偷偷离家出走来“胁迫”家里人,一听说顾磊受伤了还是会担心害怕;她执意要为顾磊的死打官司,拒绝收下赔偿,只是想为顾磊的死讨个公道;但又后悔没收下赔偿,因为她还有儿子小老虎要养。冯晓琴这个人物,会让你同情,会让你反感,会让你难受,又会让你敬佩,都说人性是复杂的,硬币的正反无法定义人性,而冯晓琴就像一个魔方,有着无数面的组合,每一面组合起来的,才是最真实的那个人物。

所以,回到一开始,这确实是一部很糟心的剧,人和事都糟心;但当你经历了足够多,才会品味到这份糟心背后的真实。鸡零狗碎是生活,酸甜苦辣亦是人生,心居这部剧,尊重的是人性,描绘的是现实,最终都浓缩为两个字,好看!

Back to Top